去年还是学生,年计划班的价格对我而言实在太高,于是把这些年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成果发给易仁永澄,恳请以三百元的价格得到年计划的视频和文件,没想要永澄大哥很仗义的把视频和文件发给我,非常感激~ 花了一周的时间好好吸收,让我受益匪浅,但是关于计划的保障措施部分到今年10月份全部崩溃,所以今年年计划一出来,马上修改预算,砍掉其他需求,报名啦~开心ing~
特别说明:拜托各位看帖子的小伙伴,千万不要点帖子下面的支持或者反对按钮,因为这样的帖子会置顶,然后帖子顺序就被打乱了,由于帖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所以顺序乱了,会影响阅读的完整性~拜托啦,谢谢~~O(∩_∩)O
各位小伙伴,我把在论坛里关于年计划的东西,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十三篇文章,放在下面这个bolg里了,终于不再散乱,方便回顾~http://blog.sina.com.cn/miraclesirius
其实这个分类是今年一月份看了永澄大哥的视频之后,做了好几个版本,一直不满意。直到后来密集看了很多分类的案例(GTD,知识管理,EVERNOTE,NLP,各种励志书的里的分类)。然后趁着在国外游学没有干扰,清空大脑里的所有范式和模板,花了三个小时,画了三张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的。(大量主题摄入然后忘记,这看似矛盾,却很有用)于是这个分类经过一年的调整,大方向都比较稳固,而且能感觉到一种对生活的掌控力和清晰思维模型。
另外关于分类的一点感想,看上去只是简单的分类,其实如果没有针对性系统的思考,没有每一个分类背后的大量功课,分类做出来一是不稳固,二是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有些领域比较侧重,有些领域基本没动。
比如美容健康,这个我是从高一开始,我基本熟读了所有的美容书籍,达人的,医学的。偏方的,正统医学的。直到现在,仍然在不断更新,但因为形成优质的资源更新体系和自己的经验系统,所以一是花的时间较少,基本扫一眼眼前的食物就知道和自己身体的关系,大部分问题都形成靠谱的解决方案(但大部分是女生的问题);二是身边的家人朋友大部分关于美容健康的问题,我都能帮忙提意见,制定可行的方案。所以这个部分的分类和细化很稳固。也形成自动运转的系统。
再比如贵人存折,因为大学是学商科,历来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所以关于人脉和营销的书看了不少,但形成自己的系统还是看到《偷窥公关女王的人脉笔记》(台版),这本书很实用,真心觉得日本和台湾的人具备一种能力,把一件事情简化,又不太破坏它的质量。把人脉这么复杂的事情整理的清晰可行。(请自动忽略封面设计比较难看,内容是比较靠谱的)
按照里面的把人脉分类,赋予一种感情,书中的分类是以作者最爱的名牌来的:HERMES ,LV ,BURBERRY ,ANNA SUI ,COACH。我对大牌无感,就从最爱的车入手,(^__^) 嘻嘻……所以我所有的分类是以车来命名,并对每一个类别有详细描述,维护方案。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积累,那么关于人脉往往就变成,和家人要怎样,和朋友要怎样,和合作伙伴要怎样,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而且没有赋予感情,执行力往往会大幅下降。
其实真正的人脉,所有的技巧都只是锦上添花,拼的是天长地久和真心实意。
其实每一个分类背后功课都不少,真是任重而道远。但是持续更新,微小改进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我个人是比较不喜欢词语的罗列,因为很难产生画面感,更难激发人心,按照量子物理学和吸引力法则,就不容易身临其境,这样在生活作抉择的时候(尤其是情绪化压力大的时候),就不容易从潜意识里跑出来,帮你把决定干净利落的呈现出来。所以我这些语言是从我自己的《一生的计划》里,结合这次的价值观词汇整理出来的。
整体测试和五年前第一次看《小强升职记》的时候差不多~相对稳定~
其实从七年前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价值观,但一直比较模糊,貌似心里相信,但做决策时并不依照,说白了,就是极不稳固。
但是直到最近一年,看了木心先生讲述,由陈丹青先生记录的《木心文学回忆录》,才知道其实人是有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是这么一层一层递进的,如果只有价值观,那么这是没有源头的,不稳固的,而且一定会在遇到一些抉择的时候模棱两可。
当我把这四观探索清楚了之后,我的世界一下子变得清爽,所谓修行,不过是去粗取精,在自己建设的系统里越活越清净,各种杂乱思绪纷纷退去,日子久了,自然眉宇舒展,脸盘白净。(^__^) 嘻嘻……
但我们这个社会对宇宙观基本不讨论,几乎只有宗教和哲学在讨论,甚至蒙上不那么光鲜的色彩。世界观,人生观比较少讨论,讨论最多的就是价值观,或者后三个合在一起叫三观,各种关于三观不稳,三观不定的言论层出不穷。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想一下这四观到底是什么。而且越简单清晰明了就越好。
其实我的四观很简单,几句话就说完,但是为了这次作业的价值观,我直接就把每一个点最看重的描述出来,这样有画面感,有层次,有愿景。
其实我的四观是
宇宙观:无常(其实就这一个词,我觉得这个宇宙合合种种是一个巨大的无常,所以我不会去追求看上去稳定的东西,当下最重要,所有的价值在当下就被释放)
世界观:心物一元
(二元对立很容易把人搞成堂吉诃德)
人生观:在不触犯法律,不伤害别人,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体验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化;以及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门考好了还有下一门,永远不要停留在一个地方。
(看似比较严肃,其实在心里安放好了不断考试的事实,反而轻松但不松懈的做准备呢)
价值观:时间
(还是只有一个词,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时间更贵的了,你让我给你钱给你什么都好商量,但是要我的时间,我就会有点儿像葛朗台那样斤斤计较,只愿意把时间留给我认为重要的人和事O(∩_∩)O)
九型人格测试:第三型实干家(和这八年来每次测的都一样)
具体介绍:http://www.apesk.com/mensa/commo … admin.asp?id=482587
MBTI测试:INTJ 专家型——追求能力与独立(事实证明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两年前测的时候,我看了大量的商业著作,测试结果就是陆军元帅;这两年看的比较多的行业精深人士的书,就变成专家型的思考方式啦~真有意思)
具体介绍:http://apesk.com/mbti/submit_ema … 47a7b7e80a40613cfe1
另外个人财富综合水平定位,财富原动力测试,打算等我上完长投网的初级课和进阶课之后再做~
这几天忙碌而又见缝插针的准备着年计划的课程,趁中午休息,乖乖的拿出A4纸,打开网页,准备听昨天布置的功课《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一个寻常的中午,一节本以为平常的课程。但是在在课程最后一秒种的进度条走完的时候,我看着手里两大页写得满满的A4纸,心跳加速,感慨万千。
它为我的来路和去路解释了一切。在那之前,我所经历的混沌、迷惘、被动出发、困境、选择、背叛、信任、自我怀疑、放弃、启迪和指引全都被贯穿起来,让我有能力俯瞰了我的整个人生道路。我终于坦然和释怀。
这堂课根本讲的就是人生哲学,内心成长的必经之路。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把人生分成六个状态
从出生之前的胎教,到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遇到了一些新人,发生了一些新事,对这个人有启发,有触动。但不一定他能够进步,如果想进步,他必须一个一个的完成任务,一个一个的解决问题,跨过ABCD的四个状态,最后他得到一种心态,一种坦然,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让他圆满,见到了自己。
使用这个视角来审视人生旅程。我最大的震动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我以为我经历的那些是多么跌宕和独特,但其实是人类从开始心智进化就提炼的永恒模式。
如果对照这个步骤,我们面临的求学、择业、巨大挫折,对应的便都是进化路后的使命召唤、考验和磨难;对于我自己来说,我通过比对我的人生之路和进化标准之路,我一个一个的认出了那些人和那些事的意义,并且确认我现处在“趋D过程”中,也许最大的考验还没有来,但我知道,我已经在一个饱满丰富激动人心的人生大电影里了。
真的,我觉得我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坦荡的,当从鸟瞰的高度看自己的一生,我第一次觉得煎熬、等待和沮丧时刻全都有了特定意义,它们在一生里是那么重要,我也第一次释怀了一路上的嘲讽者、质疑者、背叛者和宿敌,这让旅程中的主人公更像是一个英雄。
谢谢永澄大哥的《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给了我一个终身受用的巨大启迪。我希望我随时都有能力跳出当下,俯瞰故事中的人与事;我还希望我们有能力解释了那些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各个时期的迷惘、质疑、觉醒的原因,也解释了每一张面孔的意义,无论他们是导师,敌人,还是伴侣。
我非常确定的是,怀疑自责,知行不合一和恐惧也是人生之旅的一部分,我正在经历所有的步骤,无论我在功利社会是否被认为平凡,我都一直在剧情上前进,接受试炼,与命运选派的一切交锋。
1、愿景图
其实这张图不仅仅是未来五年的,而是目前为止,这一生的梦想,这个是今年1月1日做的,到现在变动都不大,但每天对着这幅图做运动的时候,身体很累,心思却很清明,在肉体的逆境中把精神抖擞起来~O(∩_∩)O哈哈~
今天老师布置的功课都做完啦,于是只做了
今天听课之后修改的模板,主要调整
吸收一个重要的思路,编号和时间日记挂钩,之前我只和印象笔记,电脑文件夹挂钩,所以加了X000的编号,出现在分类里,作为基础理念原则或者方向,但是不用于时间日记;
为了记时间日记在“生活”的分类里添加“整理”和“浪费”子类;
为了生活平衡添加“宠物”,估计三年以后就要把“家庭”从“生活”类分出来啦;
把“芳疗”加入美丽健康,心灵加入一直在做的“写字”;
针对每一个描述,一字一句的推敲。
这是修改之后的成果:
今天很多答疑,解决了不少问题
今日完成
时间日记模板的修改,一直是用timelogger来做时间日记,之所以把时间日志的模板改成年计划的分类模板,是想用强力底稿的概念,把每一个系统串联起来
SWOT分析2/3
五年规划再次调整
调整和用smart规范一年目标
找到重点目标
调整年目标的表格,使每一个目标占一横,并且设定重要级别,确定类型(1/3)
个人感悟:年计划这条路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打心底里开心~坚信,虽然不容易,但是做到之后回报也是很丰厚的
(图稍后补上)今天实在太累了……
很忙碌的一天,能做的不多
听课完结
写出年计划大纲
这几天一直在把年目标分解成任务,有意思的琐碎和纠结频频出现,不是天天更新这个帖子,但还是写写最近的感想吧。
重要目标的寻找-方法论
按照永澄大哥的课程,重要目标大概占总目标的百分之二十,但这百分之二十如何权衡呢?最想达成?耗费精力最大?对自己未来影响最大?
呵呵,我真觉的,小问题问头脑,大问题还是问心,比如说,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做多少运动,这个工作如何做好用理性分析搞定;但是像做什么工作,进入什么行业,要不要和某个人结婚,要不要出国,今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这种大问题,头脑越分析就会越把自己逼到死角上去。还是找到一种让自己头脑和心平静下来的方法最重要,因为这些事都是和你最深的潜意识相关的,心静下来的时候,答案就会呈现出来。
另外,我一直觉得向死而生是最棒的的生活态度,就是如果有明天我会做此时在做的事,如果没有明天,我依然会做此时在做的事。
但如何找到对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最重要的目标呢?别急,嘻嘻,接下来是方法论。
PS:这个表的下载地址在群共享里,我这个略有改进,后面加了资源衡量,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标题不在正中间(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啊)
在这里再说明一下这个表的使用
重要性:十个等级衡量,在表格里选择数字,>=8最重要(完整的星星),4~7中等重要(半颗星星),<=3不重要(空星星)
这个表的精华在于,重要性旁边的小箭头,用作筛选,可以选择完整的星星(也就是一目了然最重要的目标,我是把最重要的目标优先分解,因为最重要的目标想要分解好需要很多功课啊~~(>_<)~~ 要花80%的时间),也可以选择从10分重要的到1分重要的排序((^__^) 嘻嘻……知道我为什么要设定这是十个等级了吧,方便后面的资源衡量,因为资源有限,当然要从最重要的开始分配~)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作者是台湾清华大学的教授,既是剑桥大学的工程博士,又是艺术小说书画的评论家。是一位阅历很丰富,智慧又可爱的爷爷。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人这一生你最终获得的是你持续积累的,那些你侥幸的,抱佛脚的,不以为然的都会逐渐消失。再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不能只是任性的“做自己”或者一辈子拥抱粗浅的浪漫情绪,年复一年重复有限的自己。成长是一再突破自己思维和感情上的囿限,看见自己的盲点。积累人生的智慧,深化自己的情感,因而为自己打开一个越来越宽的人生视野,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来越宽阔,深远而有价值。“
《穷查理宝典》
记得一年前第一次在书店看到的时候,兴奋的不得了,但是好难读,好多章节读不懂,于是这一年看了不少辅助的资料,当一大厚本书被自己整理的清晰明了的时候好有成就感。都说查理芒格很出世,我却觉得他的智慧很入世,有很多具体的做法。这本书每次看都是从头惊叹到尾。O(∩_∩)O
《完美关系的秘密》
特别感谢这本书戳破了我在感情里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喜欢这种描述真相的书,并清晰理智的教我如何去应对。为我过去在感情里每一次错过的机会、踩不上的点儿、犯过的糊涂,解释了一切。但是真心只适合女孩看。每一年我都会遇见一位重塑我价值观,对我生命轨迹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今年的就是这位啦~谢谢老天让我现在遇到这本书,避免将来我走太多弯路。
《论语别裁》
南怀瑾老先生真的很牛,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晚上感慨的睡不着,爬起来又看了一遍。记得曾经在刘涛老公的微博上看到,他说这辈子所有的善缘都来自于这本书。我也觉得,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其实也就那样,但是中通人事最了不起!
《金刚经说什么》
这是我看过最好入门,最不带人性操纵的金刚经解释的版本,金刚经成了我每日的功课,伴我成长,护佑我的身心。
《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
作者是一位日本在法国的留学生,以亚洲人的视野解释好多事。本来这本书要说的是优雅,轻软,从容,而我看到的,主要是不再把饮食看成一次提神过程,而是一种自我满足的仪式,不从食物的量,而从精心设计的菜肴那能够相互作用的香气和口感里寻求满足。我的保持美丽的体系又进步了一个台阶。事实证明我果然是吃货一枚,(^__^) 嘻嘻……
《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
很久没看这么棒的小说了,整本书,从一开始在职场的如履薄冰到后来努力的视野和方向,当然少不了美好的爱情。都让我很触动,一口气看了五遍呢!
《瑜伽上师的最后十堂课》
我瑜伽老师推荐的,里面有一句对我很有帮助的话:你品尝得到甜蜜,它才是真实的,你应该遵循你生命里真实的东西。在《说文解字》里,也说:“美,甘也”这让我在每次做取舍的时候,都好好静下来,品尝一下这件事情的滋味,如果我能品尝得到甜蜜的味道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好喜欢张德芬和拜伦·凯蒂的灵修书,每次看完,都觉得潜意识的冲突和矛盾大幅度减少,这是继《一念之转》之后,又一本非常好帮我们了解世界真相的书。
10.《日日是好日》
强烈推荐这本书,其中包括了学习的真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作者跟一位茶道老师学茶道15年的心得体会,跟读者分享这些以心印心的学问,以及应该如何学习。
谢谢每一位看完这篇五千多字,像小散文的个人年终盘点之排行榜的部分。这只是一点点小心情的分享,愿你能会心一笑,继续美好的生活~~
在家哪都好,就是一放假很恐怖,各种饭局,我简直是全家人的机要秘书。哎,算了,甜蜜的负担吧。幸亏之前把年计划做完了,这几天主要研究的就是理财和把计划好好落地,把月计划和一些小系统整理了一下,又建立了两个小系统,在这里分享一下。
那天的答疑的时候,永澄老师用图片在在群里说使用mindnode做问题管理,我灵光一闪,试着做了一下,真的很有效,同步很完美,随时想到细枝末节就加上去,好用极了~~
点击看大图哦~
像我这种一天随便都有好几十个问题在大脑盘旋的人,终于找到了第一步的解药,随时想到主题,就往mindnode里添加,等到一周左右,很多问题很丰满了,就问题写一篇文章,解决方案就像打包一样进脑子了,心里很舒坦~
mindnode真的是非常好用的第一步,话说之前我用过不少脑图软件,还专门去上过沪江思维导图课,所有软件最后都弃用(像我这么爱科技的人,好难舍弃啊),还是手绘的顺手,这款就是我心目中的脑图软件,用ipad画图的时候真觉得像在手绘。仅有的缺点就是还没买MAC,pc上的苹果系统用着分辨率不高,没办法体会这个软件的简单精巧,还不能导出mm的格式,不能用mindmanager编辑。
我之前的购物系统是用佐藤可士和在《超整理术》里的概念(这是所有整理术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按照优先级排序,在预算线下能达到的最优先的物品率先购买,但苦于没有很好的工具,每次调整优先级都很麻烦,管理成本很大。前段时间和lynn聊天,她说anydo(对,就是那个四象限app,和印象笔记完美同步又很好看的那个~我之前一直遗憾有了doit就没有功夫用anydo了)用来做购物系统特别好。试了一下,果真好用,排序简单,归类简单,一目了然,界面还挺好看~
我和lynn还约定,以后shopping list尽量列英文清单,单词不会就现去查,因为是想买的东西嘛,所以会很经常去看,等到东西买到手的时候,单词早就学会了(这算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吧~也是游戏化和成就的来源~)
这个是隆重推出的系统,因为为了习惯养成,像我这种信仰,玩就要认真的玩的人,最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pc的软件,纸质的本子表格软木板,各类app,虽然一开始好几年不断再犯个人管理领域的大忌——就是在各种工具之间,不断来回折腾的不亦乐乎,实际成长却很保守。但是自从慢慢形成自己靠谱的鉴别数据库之后,一是新的工具会心动,但是更安心现在的工具,二是越发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功能是什么,不会人云亦云。三是身边的东西越发精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每一样都让我很开心,每天被这些喜爱的东西环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花钱的实际水平还是不变~~(这算是良好的副作用吧,(^__^) 嘻嘻……)
我几乎把iso上所有我能找到的有关习惯养成和目标达成的,付费不付费的app都玩了好几圈,隆重推出以下两个app一是HabitSeed
我们进化俱乐部的小伙伴一定知道习惯的培养远远不止21天,起码要180天,但是前21天很重要,个人认为这个21天最好只专注一个目标,我一般新开始一个习惯的时候,每天最专注的事之一就是一定要完成,不间断。这次这个app就是最好的工具,一开始设定习惯是一颗种子从天上掉下来,关键是你每天成功做到之后,小树长大出现的那句话很棒!很中肯,常常很贴合我的心境,这一点秒杀所有各种求安慰狂鼓励的习惯培养app。连续21天之后,小树长大,万丈光芒,会提醒你小树再也不会长大要更换目标咯~
比如我完成的这个
很漂亮,有有成就感,但是接下来呢,还有将近160天怎么办?(卖个关子,1月7日继续~~)
今天继续小系统分享,关于制作年计划过程里的感想和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已经写出提纲,大概一周左右可以po出来~
昨天说到习惯系统,今天继续吧,心法部分请先看永澄老师的《个人系统构建关键环节:习惯养成方法及实践》
我在一个新习惯的开始最注重的就是这三点
1、一定要深深的挖掘why:只有全身上下,乃至每一个毛孔都明白为什么要去培养习惯,这样才会在遇到天气不佳,诸事不顺,异常忙碌的时候依然会有源泉支撑你去努力。
2、一个好的工具:这个工具一是要足够简单,方便易用,还要足够好看(我的工具都要才貌双全滴).不需要太多干扰,也不需要很多人的评价,因为这些容易让人分心,而习惯的培养和坚持,往往都是一个一个解开自己心结的过程,这需要足够坦诚和自己沟通,外在的信息与鸡血太多,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最满足我的要求的就是这个habitseed。
3、专注:我每次一开始只有一个习惯,直到能连续达成21天为止。
第一个连续21天的挑战完成之后,进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心法就是,适当关注就好,因为很多坎第一阶段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是巩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实践,不需要每天当成很要紧的事,就是要一个好的app,因为纸质表格没那么好看,用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受潮微卷,而excel不方便,app睡前随手统计一下就好。
这个app我寻寻觅觅最久了,安卓和iso都在找,最终锁定这个way of life
选择理由请等我慢慢道来
1、可以自由的跳过,删除,确定。
别小看跳过这个功能,在你的习惯是每周做四次运动,或者一周上一次读书课的时候,(所有不是每一天的习惯)很有用,这个和删除空白不一样,删除的空白在统计里依然记入总数,而跳过,则意味着你的完成率得到真实情况的校准,更加方便自己了解事实。
2、统计:要方便导出,饼状图,柱状图等随意切换,查看方便(这个是基础功能)
3、反向选择
这里的绿色只是代表对自己好的行动,红色则相反,所以如果是像喝水运动这种对自己好的,当然是做到为绿色,但如果戒烟,哈哈,那就是没做为绿色~
4、我觉得最重要,没有不行的:注释
很多习惯,比如运动,每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塑身目标没有达成,回顾具体的运动内容往往都能找到原因,注释就派上大用场。
还有可以随时记录路感想,因为很多习惯都是量变质变的过程,在质变的那一刻记下来很有意义。比如冥想,我实在连续第40天的时候,觉得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就像冬日背靠着大树,晒着太阳,此时心中手中并无一物,但是天地草木,大美无言,好开心的记录下来。
而且当看到密密麻麻的绿色,就知道自己离质变不远了,还可以追踪这次质变到下一次质变之间的时间,方便以后做项目的资源分配和心态调整。我的一位老师说的挺有道理的: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O(∩_∩)O嘻嘻~
像这种小技巧的帖子,都是术的层面,不知道大家看了会不会觉得无聊,其实系统的完善和调整都是这些琐碎的小细节,才能成就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这里我把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觉得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大家觉得好抱走,不好的欢迎多提意见~
2014年结束的让我心满意足又措手不及,好像才开始制定2014一月计划呢,瞬间时间跳到表格上已经写好了2015年的一月计划。这大概是天蝎座的通病吧,觉得不做一个好好的总结,好像这一年就是没法真正的结束。O(∩_∩)O嘻嘻~
从去年开始,深深的觉得把这一年的感悟,那些教训,体验,晨间笔记里灵光乍现的瞬间,和书中、讲座、电影里如福音书般闪光的句子交织在一起,用语录体的形式,分门别类的写下来,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每一年做的事情以及带来的结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事情背后的体验,因为这是鲜活生命,活到淋漓的体现。(关于去年的请看QQ空间O(∩_∩)O)
设定梦想,从设定具体的榜样开始,然后学习榜样的思维和做事方法,然后逐级逐级的实现,最终完成自身的进化。
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一定是资源没有分配充足。给足时间,给足精力,方向正确,八成不会错。
向神佛跪拜说出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应该默念:“我会用好自己的天赋,我会努力的,请给我努力之后的运气。”运气应该是天赋和努力条件俱足时候才会掉的馅饼。人们一直在试图为福祸和功名利禄找答案,答案的大部分,始终在自己身上。
我们都在等待生活改变,机会来临。但如果不主动改变饮食、作息、思考方法、交谈对象,如果不挥剑刺破玻璃罩,那些改变和机会就永不会发生。
把人生看成一盘棋是挺有意思的活法儿,既然是棋,就有远景,有战略,有部署,有要赢的心,也有当下的每一步,且步步相连。这样看问题长远,想问题有谋略,而且既能更明确当下每一步与未来的连带关系,又不太会纠结于一时一隅。
每天固定的功课坚持下来就是财富,比如,每天看一个小时书,写一页书法,静坐10分钟。秘诀就是刮风下雨绝不中断。
只有每日和毛笔颜料相处的人大概才能了解,用一只笔,一张纸慢慢生发一个世界的过程,如此的迷人。
生活中,我并不是试图变成21世界的田螺姑娘,弹琴写字,论道谈玄,闪进厨房端得出红烧肉,站上台可以口若悬河。其实,我只是在不同的角色里编织能量,让这股对世界充满未知好奇的澄明的能量,裹着心灵,缠绕交汇在每个当下的时刻。
“幸福”是一种能力,在于你自身。而不是一个在外面的东西。用“找”和“追求”这种方法,只会让幸福越来越没有踪影。反复的挫败带来更多的自怜。营造出来的幸福太重了,代价太大的总是托累幸福。
不要因为别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瞋恨心
从干净的房间,有序的东西,带着纯露自然清香的温水开始,自然,放松,但不是放纵自己,很多时候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没有其他的任何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那些困难的关卡,其实度过的方法早就在你的心里了,向内找,度过一段,个人的,小纠结的过程,但是会感觉过去的自己一层一层的退去,那些腐败的,乱七八杂的污浊的东西越来越少。
善于破坏自己最爱的观点,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点,那么这一年你就白过啦~要记得观念和方法只是工具。
只要在这世间活着,有肉身和家人,有眷恋和更美好的期待,梦想几乎都要包含赚钱,赚钱是实现梦想的工具和阶梯。嗯嗯,重要的工具和阶梯!
即使事后看起来短视狭隘和不周全,那也是当时的格局下仅能做的最好选择。
不进入状态,经典是经典,你是你,没有用
爱看评论,书摘,读书会。呵呵这些辅助阅读,是不能代替自己阅读的,只在初级阶段有用,副作用是会局限自己原生阅读的感悟和视野。看电影,看人同理。
小的事情容易把握,如果你能在小事情上理出清晰的脉络,挖出其中闪光的地方,把它做得有声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担心是否把它做大,做大只是个放大过程中的时间问题,是乘法里的系数。
关于女子,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当说一个人强的时候,这个强通常代表:有主见,敢于决策,有权力,有威严,有资源,渊博,赚得多。如果这是强的话,毋庸置疑每个人都在追求强。那些追求得比较有效的人就被称为了“强人”,如果恰好是女的,则被叫做“女强人”。
所以说,如果有可能,都应该做女强人,谁不希望德高望重说话掷地有声还赚得多啊?
关于男子喜欢什么显而易见啊,强不强先放一边,只要漂亮,性格又好,他们就先喜欢起来了呢。不过,但凡走上处心积虑研究“如何成为男人心里喜欢的”路道,可就危险了。人都不是为了符合他人爱好生长的,有时间不如研究“如何成为自己心里喜欢的自己”更直接有效好操作。要我说,有能力有担当又自信的男子会喜欢这样的女人——在工作中忘记性别,在生活中把它想起来。
自我管理正是为了实现自由意志。自律以获 得主动权,而不自律似乎眼下轻松愉快,而结果是必然被他律——说白了就是自己不强,各种搞不定,还是得被别人管或者依附于别人。所以自由即自律。
戒律本身会带来快乐,列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要成为这样的自己需要做什么,按照这些去做,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一个月,你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欣赏自己。但是,一次放纵自己,比如大吃当时愉快但之后会非常厌恶自己,真正的快乐是通过清规戒律成为了自己欣赏的人,拥有美貌和才情,均如此。不论是戒律还是纵容,当太执拗于此,对自己的身心均无益处的时候,该停止了。
父母在少年时代希望我勤奋努力,到了二十三岁以后,我发现父母对我的期待模糊了,因为学生时代的“好”是可以清晰测量的,而成年后的“好”表现形式太过于多样,如果我表现出富足与快乐,父母就感到满意。
父母归根结底不是对某种人生道路的偏好,而是想看到你的富足与快乐,于是他们会指出在他们的经验和视野里,离富足与快乐最近的一条路。
我觉得展现努力、坚定和主见也是好办法。否则你一犹豫,父母就会再次替你选择。最好的方法,还是你要不懈地去了解自己,分析你拥有的天性、天赋和环境,这才是选择的依据。
我从小就被教育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长大了,慢慢觉得,痛苦的过程得不来甜蜜的结果,但是寂寞却不同,很寂寞当中有一点是能够承受的心安,因为真切和“自己”在一起。而很多靠闭眼得来的快乐里,都是未来不能承受,无法给自己交待的种子。
学习,我想是人生里最快乐事情了吧,看着一件件技艺从生疏到熟练,看着一门学问,从什么都不会,然后慢慢掌握一片片拼图,最后拼得很有模样,一本以为繁复生僻的书,被自己整理后,简单明了。
占有物质的快乐很短暂,紧接而来的就是为了保持或是担心失去的“苦”取代了“乐”。
拥有感情的快乐很甜蜜,却不能永远待在原地享受,西施天天看,也都芙蓉了。
学习呢,就不会有这样的杯具发生。往往都是越学越有意思,就像一个未知的墙上先开一个小口,看到风景好,然后逐渐变成一扇大窗户,最后变成可以进出的门,再后来,连门都没了,直接连通天地庭院。内功修为到家,过去所学全部打通,举一反三,美哉快哉,晕头栽倒。醒来,拍拍脑袋,学问还在。O(∩_∩)O哈哈~
但是,我也深刻地觉得,那种把读书学习搞得煞有介事的样子非常面目可憎,觉得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比别人了不起的人是值得怀疑的。
本质上说,学习什么都不是,跟你喜欢唱卡拉OK,喜欢打麻将,喜欢泡小妞没有差别。只是道路不同而已。学习好,更像是熟读了地图,以及学习了很多前人的旅游锦囊,但不代表你真的上路,真的增长了智慧,了解了生命的意图。
毕竟,郭靖那样的人才还是比较少,深厚内功下,一招就灵。我这样的,还是学黄蓉吧,啥都学,啥都会,热闹又开心,还能做点好菜哄师父开心再多教点本事。
其他类别的过两天在po出来吧~~抱着猫猫睡觉去啰~